首页 | 清水样板房 | 墙绘素材 | 墙绘百科 | 墙绘新闻 | 加盟招聘 | 墙绘价格 | 墙绘案例 | 方案设计 | 墙绘培训 | 区域代理 | 常见问题
中国墙绘网

从吐鲁番墓葬壁画看儒家做人道理

时间:14-08-15 栏目:墙绘新闻 作者:中国墙绘网 评论:0 点击: 3,593 次

从吐鲁番墓葬壁画看儒家做人道理

一直以来,很少有人把多族群聚居的古代新疆,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联系在一起。但事实上,儒家文化在古老的新疆,尤其是吐鲁番地区,曾经十分兴盛。这点从位于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一幅名为《列圣戒训六屏鉴戒图》的墓葬壁画上,就能清楚地看到。

阿斯塔那古墓群是西晋至唐朝时期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,在诸多专家学者眼里,它是高昌王国的“历史活档案”、吐鲁番地区的“地下博物馆”。而这幅《列圣戒训六屏鉴戒图》绘在阿斯塔那古墓群216号墓葬的墓室后壁上,时间是公元7世纪—9世纪。

这幅墓葬壁画漂亮而又雅致。当新疆考古工作者们打开墓葬看到它时,当无数国内外游客欣赏到它时,都被它所吸引。整个壁画是六屏式的,从左到右,一共有6幅。靠近左右两边的两幅,画的是容器,中间4幅全画的是人物,且每幅画只有一个人物。

6幅画,就这样组成一支“团队”,将儒家做人的一个个道理,向我们娓娓道来。 一个人,一种人生境界

一个人逝世后,其墓葬绘着精美的壁画,还要讲述儒家做人的道理,这让很多专家和学者在探讨和研究中,感到很有趣。那么,每幅画讲了什么故事?想告诉人们什么?又有哪些启示?记者请教了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张晖。

先来看看4幅人物画吧,可以说上面的一个人就表现了一种人生境界。

从左到右,第二幅画画的是一位绿衣人,胸前有“玉人”二字。什么叫玉人?为什么这个人叫“玉人”呢?张晖解释说,“玉人”是周朝太庙石阶下的雕塑,按唐朝时期姚崇《扑满赋》、张鼎的《小扑满赋》文中的描写,“玉人”的特点是性情温和,好像控制着内心的欲念。而这幅画里的“玉人”形象,和姚崇、张鼎描述的形象大体一致,其意思是告诉人们:“节制物欲,修身养性。”

第三幅画里的人,胸前有“金人”二字。在张晖看来,这里用的是取自于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及《说苑》里“金人缄口”的典故,说的是孔子曾在周朝太庙石阶下,看见铸着一个铜人,嘴上被布帛缠绕了3周,即所谓的“三缄其口”。背面有铭文:“无多言,多言多败。无多事,多事多患。”这是在告诉人们:“少说多做”。

再看第四幅画里的人,两手张开,侃侃而谈,胸前写着“石人”二字。“"石人"也是周朝太庙石阶下的雕像,其身也有铭文。但是,这个铭文的意思,正好和"金人"身上的意思相反,是"无少言,无少事"的意思。古代的《三坟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都是浩繁深奥的典籍,正是前人"立言"的结果,主张人要有所作为、匡正时弊。”张晖认为。

在张晖看来,“金人”和“石人”并立,身上的铭文意思相反,正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互补。

而第五幅画里的人,是一位席地而坐的老者,长须飘逸、两手交袖,正在屏息凝神、闭目深思。由于他的胸前无任何文字,他是什么人、有什么寓意,引来人们的很多遐想。有说法称他是“木人”或“老者”,有人说他正在考虑如何应对复杂的人生等等。

而张晖的看法,似乎与别人有些不同。他认为,这是儒家和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:“就道家而言,在老子构想的理想人格中,"无为"是首要的内容,达到"无为"的途径,在于所谓"守柔"。老子的继承人庄子的理想人格为"无情",即不动情感,保持心境平和,不为喜怒哀乐等情绪所扰。"无己"即"逍遥游"的境界。所以,这位无字人像与前三幅人物画像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可以理解为此壁画是在昭示人们:“"儒家入世,道家出世"的人生境界。”一件容器,一个哲理一个人,一种人生境界,这样的壁画引人深思。但是,在张晖眼里,靠近左右两边画着两件容器的画,才是整个墓葬壁画中,最有文化内涵,也是最值得研究的。

最左边,也就是整个壁画的第一幅画中的容器,好像是一个倒置的钟,大口朝上、底小而圆,被放在一个支架上,用一根转轴和支架连接成一体,看上去整个容器可以在轴上悬空翻转。

起初,很多学者以为它是钟形的乐器,联想到它和壁画里的4位人物可能会有什么关系;或猜测这是不是他们擅长或喜欢的乐器。但随着研究的深入,大家消除了这个疑虑。张晖查阅和研究了很多相关资料后认为:“这并不是钟形的乐器,而是容器。如果放了物品,可以根据重心不同,呈现不同的姿态,此物原是古代计量酒的器具。它空着的时候,重心是在横轴偏上一点儿的地方,它便向一方倾斜。当盛入适量的酒后,重心就会移到容器底部,它便由斜变正。当继续向容器里注酒,由于重心上移,它就会立刻翻掉,倒了所有的酒。所以,古人将这种酒器叫"宥坐之器",取名"欹器",放在人的座位右边,当作警戒之器,时刻告诫自己。”

据《荀子·宥坐》记载,孔子曰:“吾闻宥坐之器者,虚则欹,中则正,满则覆。”孔子用欹器来教育弟子:“无知时,要填充知识正正直直地做人,如果有了一些成就,便骄傲自满,物极必反,就会倾覆失败。”同时,告诫弟子:“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、“做人要谦逊,把握分寸,切忌自满与自卑。”体现出了一定的中庸思想。

而最右边,也是第六幅画里像罐子一样的东西,叫做“扑满”。旁边,还有一束青草、一卷丝。关于扑满,张晖说,它并不是用来盛粮食的,而是古代的贮钱陶器,也就是储钱罐,也有一个典故。

据说是西汉时期,公孙弘以布衣之身被汉武帝刘彻选为宰辅。临行前,同乡邹长傅送他三样东西:一束青草、一卷丝、一个扑满。并说:“生绉一束,其人如玉,愿你守身如玉。丝是很细的,但重合起来,就可变成丝线、丝绳,这是事物见微知著的道理,愿你不要忽视小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扑满,有入口而无出口,所以一旦有钱装满了,就要将其打碎,愿你不要聚敛无度,永远以扑满为戒。”这番恳切言辞,记载于《西京杂记》,无疑是这幅画的谜底。 为何画这幅壁画?

欣赏了6幅画,记者和张晖一样,很想知道墓葬壁画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?为什么会将这样内容的壁画带进幽冥的世界?但遗憾的是,在发掘中,新疆考古人员没有发现墓志铭,也没有发现墓主人生平的线索。

对于如此神秘奇妙而又在国内极少发现的墓葬壁画,张晖研究了中国儒家文化在古代新疆地区,尤其是吐鲁番地区的传播后推测:“它很可能是按照墓主人生前独特的心愿,在营建墓穴时画上去的。每一幅画的内容,都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的人生哲理或做人原则,或许还包含了对后人的启示。”

从欹器到扑满、从“玉人”到“金人”再到“石人”,张晖相信,墓主人可能是一位道德高尚、自励情操的尊贵之人。同时,我们也不难发现,古代生活在吐鲁番地区先民所崇尚的做人原则,对今天的我们如何做人、如何做事,一样有着非常深刻的启迪作用。

最后,对于这幅墓葬壁画的当代意义,张晖在他的《古冢丹青济世长——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壁画中的儒家文化》一文中,这样写道:“多少年来,我们讲丝绸之路,讲西域与中原的联系,主要讲政治上的渊源、经济上的往来、文化艺术上的交流,而极少涉及哲理思想、伦理礼法、道德观念等。吐鲁番阿斯塔那216号唐墓壁画的再现,昭告世人:千年古西域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无处不在,包括意识形态领域在内,都是血脉相连的,并且难以分割。这或许是所有谜底中最令人回味的答案。”

《列圣戒训六屏鉴戒图》。根据《列圣戒训六屏鉴戒图》复制的欹器。

我是客人 求上墙 - 我有案例 求展示

联系阿特斯墙绘:0592-6131033 厦门-福建地区专线:189 5000 0570

声明: 本文由墙绘新闻原创编译,转载请保留链接: 从吐鲁番墓葬壁画看儒家做人道理

从吐鲁番墓葬壁画看儒家做人道理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



------====== 本站公告 ======------
中国墙绘网采用自主、合作、加盟的方式在全国超过600个市县提供墙绘服务。服务项目包括专业墙体彩绘、城市文化墙、幼儿园墙绘、大型街区墙绘、大型广场墙绘、工程内外墙绘画、壁画、动漫画、立体画、室内外涂鸦设计等。
咨询热线:0592-6131033